挖掘机行走装置介绍
挖掘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机械,其行走装置在确保作业效率和机器安全性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行走装置不仅承担着支撑作用,还直接影响挖掘机的行驶性能、稳定性和越野能力。了解行走装置的构造和特点,有助于操作员在选择合适的挖掘机类型以及进行高效、安全的操作。本文将介绍液压挖掘机行走装置的主要要求及其分类,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行走装置的作用与性能。
1. 行走装置的基本要求
液压挖掘机的行走装置需要具备以下几项基本要求:
- 驱动力和行驶性能: 行走装置需要具备较大的驱动力,以确保挖掘机能够顺利行驶在湿滑、崎岖或不平的地面上,且能够应对不同地形的挑战,具有出色的通过性、爬坡能力和转向性能。
- 离地间隙: 为了提高挖掘机在复杂地形上的越野能力,行走装置应在不增加高度的前提下尽量增大离地间隙,使挖掘机能够轻松越过障碍物。
- 稳定性: 行走装置应具备较大的支撑面积,或者具有较小的接地比压,这样可以提高机器的稳定性,避免在作业时因不平地面而失衡。
- 安全性: 在斜坡上行驶时,应保证挖掘机不会发生下滑或超速溜坡的现象,确保作业的安全性。
- 外形尺寸: 行走装置的外形尺寸应符合道路运输的规定,以便挖掘机在运输过程中不受限制。
2. 行走装置的类型
液压挖掘机的行走装置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履带式和轮胎式。每种类型的装置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与适用场景。
履带式行走装置:
履带式行走装置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提供较大的驱动力,通常每条履带的驱动力可达机器重量的35%至45%。这种装置具有较小的接地比压(40-50kPa),使得挖掘机在复杂地形中的越野性能和稳定性表现出色,尤其适用于不平坦的地面。履带式装置的爬坡能力较强,通常为50%至80%,甚至可以达到100%。此外,履带式装置的转弯半径小,灵活性较好。然而,履带式装置的缺点在于制造成本较高,行驶速度较慢,且在行驶和转向时功率消耗较大,零件磨损也较快。因此,长时间远距离行驶时,通常需要借助其他运输工具进行辅助。
- 轮胎式行走装置:
与履带式行走装置相比,轮胎式装置的优点在于行驶速度较快,机动性好,适合在平坦地面或城市施工环境中使用。然而,为了确保稳定性和安全性,轮胎式行走装置在运行时需要使用专门的支腿支撑,以防止机器在作业过程中失衡。
总结:
液压挖掘机的行走装置是保证其作业效率和安全性的关键组成部分。履带式行走装置因其较强的越野能力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崎岖地面上的作业,而轮胎式行走装置则更适用于平坦地面和需要较高机动性的工作环境。在选择适当的挖掘机时,操作员应根据实际作业需求、地形和工作环境,选择最合适的行走装置类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操作安全性。